大家可能想這兩著有什麼關係,因為前幾天動物星球頻道,在播放[史帝夫]的紀念特集,雖然之前我對他的認識不多但還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動,想要介紹他。而[台灣水鹿]也是因為前幾天新聞,播報誤觸陷阱,獲救後不性死亡,兩個都是和動物有關就合成一篇。






「鱷魚先生」史帝夫厄文2006/9/4遭魟魚毒刺刺死,隨行的工作人員說,史帝夫左胸被刺後,奮力拔出毒刺,整起意外都被一旁的攝影師拍下。


影片全都錄 警方當證物


澳洲警方表示,史帝夫的死因沒有其他疑點,也沒有證據顯示他主動招惹魟魚,記錄意外經過的影片目前在警方手上,當成調查意外的證物,史帝夫的遺體昨天被運到家鄉。史帝夫生前就告訴工作人員,不論情況有多危急,鏡頭都得繼續拍,因此在他前方的攝影師才拍下整個意外的經過;事發當時,史帝夫的老婆和兒女在塔斯馬尼亞島度假,事發後已趕回家。[自由電子報]

史帝夫厄文: 傳記
Discovery Networks International 及 Animal Planet International 對家喻戶曉的「鱷魚拍檔」史帝夫厄文離世致以最深切的哀悼。史帝夫一直深受千萬支持者及動物愛好者愛戴,也是 Discovery Networks 最真誠的朋友。他推動動物保育不遺餘力,離世是我們莫大的損失。Discovery Networks 在此對史帝夫的家人、員工及眾多朋友致上最深切的慰問。


全球 120 多個國家共有超過 2 億觀眾曾經欣賞史帝夫經歷的種種冒險,這使他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野生動物保育鬥士,但是對史帝夫而言,划著獨木舟橫渡一條滿是鱷魚的河流,或者與自己的斯塔福郡鬥牛梗犬小蘇嬉戲,兩者之間似乎沒有差異。只要我們瞭解他不平凡的一生,就不會對這一點感到訝異。


史帝夫的雙親鮑伯 (Bob) 和琳 (Lyn) 都致力保護野生動物,在史帝夫的孩提時代就成立了澳洲動物園 (Australia Zoo)。他們對瀕危動物的熱情深深影響年幼的史帝夫,因此史帝夫從小就會幫忙照料動物園收容的受傷動物或動物孤兒,包括小無尾熊及沙袋鼠,不過史帝夫對看起來比較不可愛的動物興趣更濃。


一般小男孩的 6 歲生日禮物也許是腳踏車,但史帝夫收到的卻是一條 3.6 公尺長的蟒蛇,他還把這條蟒蛇取名為「佛瑞德」。在史帝夫十歲之前,父親已經教導他如何在不傷害動物、也不讓自己受傷的情況下,與鱷魚和毒蛇共處,等史帝夫年紀大了一點,便開始協助父親拯救並重新安置昆士蘭北部河流中的鱷魚。


史帝夫滿 20 歲之後,志願參與昆士蘭省政府的鱷魚重置計劃,有好幾年的時間一直獨自住在昆士蘭北部蚊蟲密佈的溪邊、河邊及濕地,徒手捕捉巨大兇猛的鱷魚,成功率高得驚人。


1992 年,史帝夫和電視製作人約翰‧史坦頓 (John Stainton) 共同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野生動物記錄片形式,也就是長達一小時的《鱷魚拍檔》(The Crocodile Hunter),由史帝夫和美籍妻子泰瑞 (Terri Raines,亦為野生動物保育人士) 共同主持,介紹昆士蘭北部偏遠地帶的野生動物。史帝夫誇張的語氣、突破傳統的風格及大膽的舉止,泰瑞在危急情況下所展現的機智和冷靜,再加上他們與能致死的鱷魚、毒蛇和蜘蛛近距離接觸,使《鱷魚拍檔》風靡全世界。


隨後,史帝夫又推出了《鱷魚檔案》(Croc Files) 和《鱷魚拍檔日記》(The Crocodile Hunter Diaries),紀錄澳洲動物園在電視螢幕後的每日工作,同樣造成轟動。也就是在這段期間,史帝夫和泰瑞成立了一個復育計畫,進行鶴鴕、無尾熊、象龜、斐濟冠狀鬣蜥及柯莫多巨蜥等瀕危動物的繁殖工作。


澳洲動物園佔地超過 250 英畝,對野生動物的保育工作貢獻甚鉅,於 2003 年榮獲澳洲旅遊業最高榮譽「知名景點」(Major Tourist Attraction)。史帝夫則在 2004 年獲選為「昆士蘭年度風雲人物」(Queensland Australian of the Year)。 [動物星球網頁]

我的感想:
其實之前看動物星球頻道,常常會看到[史帝夫厄文],會覺得這主持人怎麼這麼HIGH TENSION,覺得好像過頭了,但看了重播的紀念特集,才知道他原來真的就是這樣的人,要有怎樣的動力跟愛動物的心,才會有如此的力量,雖然[史帝夫厄文]是[澳洲動物園]的經營者,他的[鱷魚秀]多少有商業嫌疑,但其實一個動物園要正常營運需要許多的經費,而且那種極需經驗及注意力的[鱷魚秀]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。[史帝夫厄文]不幸過世,讓我們痛失了一位致力於動物保育的尖兵。
這幾年地球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,人類對動物的威脅不見減少,人類實在是有些可恥,不斷的破壞,這美麗的星球,每個人因該都要向[史帝夫厄文]先生學習去愛護這寶貴的土地。如果有再重播[史帝夫厄文紀念特集]大家不訪收看一下,認識這位[鱷魚先生]。








水鹿小檔案:


1. 學名: Cervus unicolor swinhoei


2. 分類: 哺乳綱鹿科


3. 體型: 雄鹿肩可達1.2公尺,雌鹿較小約80公分。


4. 食性: 草食。


5. 分佈: 300~3500公尺山區
形態特徵


         本種是台灣產最大型草食住動物,頭軀幹長約178公分,尾長約15公分,雄鹿肩高可達l.2公尺,雌鹿稍小約約80公分;冬群體色為黑褐色,頭部、耳朵為黃褐色,夏季體色較淡,為黃褐色;眼睛下面具眼下腺,於生氣或興奮時會張開;雄鹿有叉角,一歲時不分枝,二歲後始分枝,每一支鹿角最後形成三尖二叉,鹿角每年硬化後會脫落重長;缺少上門齒,上犬齒小型。


        台灣水鹿像是美麗的素食者,其體色和生活週遭的環境相當的接近,當夏季來臨時,牠們換上淡淡的黃褐色衣裳,到了冬天又換上深的黑褐色,懂得打扮才能夠在大自然中善用環境保護色,來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。


 雄鹿特有的叉角,不但表現出性別歸屬,也刻劃了歲月痕跡。幼齡的水鹿弟弟,牠的角是不分枝的;當牠到了一歲大,就有成熟的樣子,叉角變成美麗的樹枝狀。肩也變得高聳,逐漸長成雄壯威武的模樣。
生態習性     


      為群居性動物,但公鹿喜單獨行動;清晨與黃昏是其活動高峰;棲息於森林,喜活動於高山水源地或近溪流草原地;草食性,以樹葉及嫩草為主食。民間養殖族群不少。


      水鹿通常是集體活動的,不過有些雄鹿卻喜歡當獨行俠。牠們擅長游泳,常會聚集在水邊覓食或活動。水鹿由於跑得比較緩慢,所以一有敵人來襲,就一溜煙地逃到茂密的森林中躲起來了。
棲地分布


         為台灣特有亞種。分布於海拔1,500公尺以上之原始森林中,中央山脈區及花東山區較多。除了在草原可見到水鹿以外,在森林溪流附近亦屬其活動範圍。 

我的感想:
台灣其實也是有豐富的生態資源,只要我們去保護去細細找尋,前幾天誤觸獵人陷阱的水鹿,是台灣少見的保育類動物,尤其是野生水鹿,搶救到最後還是死亡,真是惋惜,那些偷獵的人良心難道不會不安嗎?
台灣跟澳洲比雖然土地大小差很多,但其實也有許多的原生種動植物,不輸澳洲,為什麼我們自己不好好珍惜保護,看看人家[史帝夫厄文]對澳洲野生動物做的努力,台灣的居民在做什麼,每天每天的政治分裂不安,老是再說愛台灣,有人真的對台灣的動植物生態土地的保育進到心力嗎?真是可悲~希望這些台灣特有的動物,能撐到有人關注他們,別在光說不練個各大人物們,愛台灣就因該好好珍惜這土地,別讓這些台灣原生的居民永久消失。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66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